二‧日常活動:

1‧一開始在日常活動中鍛練禪定力,也必須先由收攝心念開始。我們一般人,平日的意念非常散亂,神識一直依附著外境的變化而波動,連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自知。雖然想要心念不隨境轉,基本上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困難並非不行,關鍵點就在於是否找對方法。而方法的起點,是必須先找到奔放在外的心念,用白話一點的方式說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路,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吃飯,工作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工作,說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說話。

2‧剛開始練習將心念收攝回來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過於刻意,而顯得有點僵硬、不自然。基本上只要稍微放鬆,掌握住只要清楚知道,但不要控制動作的原則,並像靜坐時,若「知道」的這個念頭忘失,不需去懊悔,發現的同時,立刻又回到「知道」這件事就可以。只要持續練習一段時間,收攝心念這件事,便會成為一種習慣,完全自然的融入在你生活之中。

 3‧收攝心念是生活中修定的基本入手處,但也是最後的歸止點,其中差別唯在於「作意」和「無作意」而已。由「作意」到「無作意」看似簡單,中間卻需要經過某些突破關鍵,及保持恆心的練習。這些關鍵的超越,可由其它某些修練方式達到,但若一直維持「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這個方法,也是能夠完成目標。

(四) 小結

就算不以修行解脫為目標的一般大眾,光是借由基礎定力的培養,也能在生活裡獲得許多益處。不但能夠帶動意志力的強化,更能提升抗壓能力,情緒也比較不易急躁、焦慮。可是如果是志在超越生命困惑者,當上述靜中與動中修習定力的功夫稍有基礎,就可以(或應該說是最好可以)正式進入止觀修習的範疇。

雖然未經定力訓練,也能緣「觀行」進行定的深化,換句話說,就是以止觀裡的「觀」門當所緣境,然後隨著觀行的的深入,定力也會逐步增強。可是如果在進行止觀法門修習前,能夠先具備基本定力,那麼將更容易體會止觀入門要領,也比較有辦法掌握「觀」的狀態。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只是不斷持續在定力的增長上用功,也可能讓定力變成一種「頑定」。就像是在洪水氾濫的河岸築起堤防,短期內可能把問題擋住,可是卻並未真正解決問題。尤其更值得擔心的是,有時因為定力這道堤防的阻隔,形成一種太平假象。因我們看不見問題的出現,就誤認已經沒有問題存在,殊不知另一股滾滾大浪正在堤岸後形成!而「觀」就如河水的疏濬、導引、分洪等工程,若能與「止」的堤防相互配合,才是保證「心」這條大河長治久安之道。

止觀冥想初階講義目錄 http://zhiguan.pixnet.net/blog/post/572452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