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止觀冥想初階講義 (1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第四節 止觀與催眠的不同

止觀和心理學上的催眠治療有許多地方非常類似,但是仍有幾處關鍵上的不同點,略述如下:

1‧催眠一般需由醫師、催眠師協助,解決問題過程交由他人掌握;止觀則由自己修習而得,解決問題方向也由自己控制。

2‧催眠常屬被動,被催眠者若配合意願不高,很難進入催眠狀態;止觀則是自己主動為之,只要方法正確,大多能進入止觀情境。

3‧催眠解決的問題大多屬心理層面,止觀解決的問題偏向生命根源。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其他止觀略述

一‧法義止觀

觀法義不是一種單一形式的修習儀軌,它是將佛教經論中所記載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形象,作為觀修引導工具的原理方法。其基本步驟與前章所述觀詩詞佳句大致相仿,但在此又特別提出標列的原因是,經論裡的文義,不但具備敦品勵德的功能,往往也是明心見性、開啟般若智慧的最佳法鑰。雖然一剛開始,我們也許無法立刻藉由經典體證涅槃,但是透過法義的觀行,卻可以運用其內在意涵薰化我們的行為、意識、潛意識。甚至在不定的時機點,還能協助我們粉碎虛空、徹見法性。

經論內容的選擇,可以是全本、單章或其中一句,例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有相無相無差別,至於究竟終無相」、「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等等。先師鼓勵我們多閱讀、吟詠阿含、般若、中觀、禪典、淨土等經論,我個人深蒙其利,也推廌大家往這些方向尋找自己喜歡、契機,讀起來有感觸的內容,做為修習法義止觀的橋梁。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淨」止觀

自性涅槃又稱本來清淨涅槃,是人人本來具足的自性本心,一切法的原始狀態,也就是佛性。人為了解決痛苦而追求涅槃,卻不知涅槃自本以來從未離開眼前。我們因為無明與無知,無端生起痛苦、煩惱、自在、解脫、涅槃等概念,因而翻騰造作,空自忙碌。於是馬祖大師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謂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而「淨」止觀之「淨」字,就是本自清淨之意,既然本自清淨,所以於作為上,只需莫汙染便是。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沒有汙染的狀態。前述馬祖大師所言:「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因此反過來說,無生死心,無造作,無趨向,即是無汙染。將這個「無染」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沒有衝動,沒有作意,沒有恐懼,沒有顛倒夢想之間。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破」止觀

我們之所以無法安心自在,往往是由於我們的身、心、內、外皆被許多無形的框架所束縛。因為二元對立的觀念,我們會執著甚麼比較好,甚麼比較壞,甚麼比較美,甚麼比較醜,甚麼比較輕鬆,甚麼比較辛苦等等分別,無法以平等心面對所遭遇之境,才導致不甘、憤怒、貪戀、逃避、後悔等業力障蔽。而「破」正是為了打破這些觀念枷鎖所設立。

1‧先於靜坐中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打破二元對立觀念,以平等之心面對一切外境的狀態。將這個狀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無有分別,無有執著之間。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節 歸一止觀(六攝歸一止觀)

這個止觀形式的原理,在於將所有修行儀軌,濃縮成一個精華,並用一個字,統攝這個精華。不論是在靜中修觀,或在動中修止,也就是一切日常行為,全以這個字當最高指導原則。

根據經論所載修證理趣、先師指導教門與個人實踐經驗,我整理了六個字作為歸一止觀的凝聚點,分別是「斬、鬆、破、離、淨、覺」,並稱之為六攝歸一止觀,此六攝法可循環交互運用,也可以一門貫徹到底(不過"六攝"尚有另一層涵義,也就是將"六根"統攝於一根,將"六境"統溶於一境,將"六識"亦統歸於一識,將一切萬緣萬行統於"一攝攝心")。以下分別解說前述六個字的代表意涵及修習方式:

一‧「斬」止觀

一般人定力不好,往往是因為習慣於瞻前顧後,外在境界現前時,就被外境所擾、所迷,而依附、沾黏在外境之上,無法真正活在當下。先師有句名言:「傾宇宙之力活於眼前之一瞬」,正是對治這個問題的最佳勉示。若能於生活中養成斬斷妄念、斬斷前後、斬斷時空,甚至「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大氣魄,那麼道業又何愁不成呢!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章 止觀正行

在這章中,我們將正式介紹一些止觀的修習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挑出一種契機的內容專修,也可以分別嘗試運用,甚至一旦掌握住原理,還可以自行創作發揮,不過前提是,你得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後面的方法,由修習速度而言,雖有快、慢之距,由體證過程來說,雖有頓、漸之別,但從最終結果檢視,卻無好壞之分,唯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套句前中國領導人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因此只要管自己實踐的修行方式有沒有用,對自己有沒有幫助,無需理會他人使用的方法有沒有道理,了不了義。密勒日巴大師曾言:「一心定慧之進境,遂忘宗派門戶見。」正是最佳寫照。

那甚麼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修習法門呢?在此我樂於向大家推薦過往先師曾列舉的五項判定標準:「樂、定、安、明、愛」。凡是能夠令自己學習的過程符合1‧愈來愈快樂2‧定力愈來愈強3‧愈來愈安心4‧在修行上愈來愈沒有疑惑5‧愈來愈有愛心,等五個原則的修證方式,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五項標準並非一定要全部達到,只要其中幾項有在進步就可以。但反之,若學習這個方法後,卻愈來愈不快樂、愈來愈散亂、愈來愈不安心、愈來愈迷惑、愈來愈自私,恐怕就得重新考慮這個法門是否適合自己了。

第一節 息止觀

息就是呼吸,歷來各類修行法門裡,運用呼吸作為鍛鍊系統是最為普遍的形式。阿含經將此種觀照呼吸的方法稱為安般法,有接觸過南傳內觀者,應該不會陌生。在北傳的天台宗,將安般法又加以發展成六種交互循環過程 數、隨、止、觀、還、淨,稱為六妙門。在台灣許多初接觸靜坐或止觀的人,都是由此開展學習之路。而藏傳修法儀軌裡,與風息有關的九節佛風法、寶瓶氣,皆為很重要的內法基礎。除了佛教外,印度大多數的瑜珈修行,全與鍛鍊呼吸有關,還有中國道家練氣,也是離不開呼吸,更不用說根源印度、西藏,盛行於歐美的新時代運動了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解決問題、整治過患」的「觀」

1‧運用這種觀行,大多緣自兩種情況。第一是自己透過上述「察覺問題、尋求答案」的「觀」,找到問題的源頭,然後再利用此對治方式的「觀」,來根除問題。第二是自己並未尋求出真正問題的原點,僅憑老師的指示,或透過閱讀經典、書籍找到這種施行方法。

2‧不管你對問題的根源了不了解,只要修習這類觀行,就會對問題產生治療的成果。也許過程裡,你根本不清楚這種觀行為何會有療效,也不知道它的治療原理,可是只要持續實踐,問題自然就會慢慢解決,就像病人並不需要研究藥的成分,也能治好病,是一樣道理。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觀門源流

一般談論到止觀中的觀門,通常只描述施行的方法,很少解析它的原理。這是因為「觀」就像一張由衛星拍下的空照圖,在佛陀證道前,他與同時代或更早的諸多瑜珈修行者,便是憑著這張並未標示任何文字註解的空照圖,開始踏上探求解決生命之惑的迢迢旅圖。雖然由此圖上,可清楚看出山川河流、道路走向,可是證悟的寶藏到底埋在何處,根本沒有任何標示。因此僅能透過自己的雙足,不斷地在這塊土地上來回奔走,以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將寶藏找出來。

佛陀正是以這樣一個看似完善,卻又相當原始的工具,獨自發現了智慧根源-涅槃境地的所在。當佛陀證道之後,他為我們在這張地圖的寶藏位置上方,豎立起一座燈塔,從此我們不必憑空摸索,終於有了可以依止的座標。然後又經過之後眾多聖者的努力,這張地圖上的引導標誌越來越豐富,通往寶藏的道路,也愈來愈多被開鑿出來。(但這卻也造成另一個問題,後世學習者拿到空照圖時,往往被琳瑯滿目的沿路標示所迷惑,反而分不清燈塔的位置,錯失直探根源的好機會。)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日常活動:

1‧一開始在日常活動中鍛練禪定力,也必須先由收攝心念開始。我們一般人,平日的意念非常散亂,神識一直依附著外境的變化而波動,連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自知。雖然想要心念不隨境轉,基本上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困難並非不行,關鍵點就在於是否找對方法。而方法的起點,是必須先找到奔放在外的心念,用白話一點的方式說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路,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吃飯,工作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工作,說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說話。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 定的修習

禪定的鍛鍊並不侷限在靜坐上,而且也不能只侷限在靜坐上。修習者需透過日常生活裡的實踐,加深靜坐中禪定的品質,然後又將靜坐裡持續深化的定境,於離座時援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循環相持,才是修定的正途。一個僅能在打坐時保持心情寧靜,回到生活中卻依然煩躁的人,以及一個平日看似八風吹不動,但在靜坐時,卻無法平息紛飛雜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習定要領。

以下簡要說明,初學者可以在靜坐與日常活動中練習禪定的方式:

一‧靜坐:

1‧如果打算靜坐的時間長些,就找個安靜的地方,並且先交代家人不要打擾。如果沒有多餘時間,則辦公室、公車上、咖啡廳、公園、客廳任何地點皆可,五分鐘、十分鐘不限,如此可培養時常靜坐的習慣。靜坐前可用手機、鬧鐘定好時間,以免坐的時候,擔心超過時間而分心。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定的原理

禪定的訓練屬於止觀中的止學,本來站在修證立場,兩者理應合說,但是「定」有其專門次第理論,而且任何觀行都至少要有少分定力才能進行,因此我們先把如何鍛鍊基本禪定提撥出來稍做解析。

定力訓練的原理很簡單:人類平日的思慮非常紛雜,導至心境難以安寧,可是念頭起伏很難自由控制,往往愈想壓抑它,反而愈造成它波動不止。這是因為我們對意念形成過程不了解,錯用方式對待它,才造成這種結果。

如果我們閉上眼睛觀察,會發現腦海裡的念頭雖然不停竄出,每一個念頭卻也都終究會熄滅,不可能有哪個念頭會一直停在腦裡不動、不變。就像元宵節放的天燈一樣,就算它飛的再高,燈內的火苗終究會熄滅,那時它自然也會落下來。如果我們花太多時間精神,去對治一些自然就會消失的問題,似乎有些浪費力氣。而且當我們內心想要去克制念頭時,腦海就會多出一個想去克制念頭的念頭,原本希望減少念頭,但是卻冒出更多念頭,可見想去強壓妄念平息的做法並不聰明。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面章節談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讓學習止觀者建立起正確觀念,一旦調整好心態,接著就可以進入止觀的實修階段。可是正式修習前,仍有些基礎條件必須提前準備,就如同我們即將開啟一段野外長途旅程,除了要先收集資料、研究地圖外,平日就要鍛鍊體力,出發前需檢查衣物、乾糧、飲水等裝備,出門時還要留意瓦斯、門窗,以免後顧之憂的道理一樣。而以下就是踏上止觀旅程時的幾項基礎前行:

一‧懺悔:先不說每個人累世以來所積存的業力種子,就光這輩子,不管是出於有心無心,肯定也犯下不少錯事,結下許多惡緣。這些潛伏在我們身上的惡業,就如同背負在我們身上的包袱,平時就已是種負擔,更何況對一個打算要長途旅行的人!如果不去正視這些惡業種子,它便很容易在我們鍛鍊禪定時,化為煩惱、焦慮、擔憂、壓力、恐懼……..等情緒來障礙我們禪定。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止」與「觀」雖然到最後是並行無礙、交融合一,但在不同止觀冥想形式裡,一開始的重心仍有所差異。有的以止為主,以觀為輔,有的以觀為主,以止為輔,有的止觀均為主也均為輔;也有先止後觀,或先觀後止,或止觀齊行;也有由止入觀,或由觀入止,或止觀迴入;還有止中帶觀,或觀中帶止,或止觀同俱。簡要來說,有些方式偏重止,有些偏重觀,而有些兩者並重。

目前仍在沿傳的修行法門裡,安般法先止後觀,拙火定止中帶觀,十遍處由觀入止,默照禪由止入觀,但皆偏重止;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先觀後止,看話禪、公案禪觀中帶止,但皆偏重觀;本尊觀修法止觀齊行,大手印、大圓滿、祖師禪止觀迴入,念佛法門止觀同俱,則皆止觀並重。不過這僅是約略區分,不能做為唯一標準。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在尚未悟道時,在菩提樹下利用止觀這種在禪定中思維觀察的方法,發現了人類痛苦與輪迴的根源。不過為什麼思維觀察必須要在禪定裡做呢?這是因為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觀察易受雜念影響,很難真正探究到事物現象的根源,也無法掌握心念瞬間起伏的變化。只有透過定境的凝結,才有辦法處理上述那些問題。

雖然擁有定力,並不代表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以及解決那些問題。但禪定就如同我們身處無菌實驗室一樣,很多研究就是要在這樣的空間裡完成,一旦離開實驗室,或是實驗室遭到汙染,研究結果就會出現誤差。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介紹止觀冥想原理前,必須先來瞭解「心識」是如何運作的。佛教唯識學派認為人具有八種「識」(某些宗派界定為九種,某些界定為六種,其實道理緣出一轍),各個「識」間關係複雜,是門很深的專業學問,簡要來說,當識流轉進入我們現在的色身後,形成由人的五種接收器官(根)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皮膚,接觸到世間的五種現象(境) 形色、聲音、氣味、滋味、肌理,產生了五種覺知(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當我們的頭腦(意根)對前五識所接觸內容,產生概念、分析、判斷、記憶等(法),便形成我們熟知的意識(第六識)。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止觀冥想大意 

 

第一節 止觀冥想的目地

 

止觀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止」為止息妄念,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定」;「觀」為觀察思維,目的在獲得「慧」。而「冥想」的意思也相差不遠,「冥」代表狀態,「想」代表思考,所以簡單來說,於「冥」中「想」,與於「止」中「觀」都是形容精神意識進入靜定階段後,所進行的一種觀察思維的方法。這種修行法門不是只有在佛教才有,印度許多瑜珈宗派都有此修行傳統,而其他地區或宗教,不管自覺不自覺,也常有這種形式的影子存在。不過在佛教裡,卻將其運用得最為淋漓盡致。跟隨佛教的傳布發展走向,「止觀」也約略區分為南傳、北傳、藏傳幾種形態。雖然表面看來,各自之間所遵行的次第儀軌差異性極大,但其實背後的原理與目的卻系出同源,並無二致。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能強化意志力,觀能改造潛意識

我們見到的任何一個小問題背後,都隱含著極複雜的原因在其中。有時花了大把精力,卻無法解決浮現在眼前的小問題,正是因為我們不清楚這些潛藏的因素,而把力氣錯用方向。就好像上台面對大家說話就會緊張,看見廣告商品就想要買,看見美食節目介紹店家就想去吃,一上網就很難離線,路上被人超車便有火氣上來..........等等,都不是表面看來如此單純,也不是想要解決就立刻能解決得了。處理這些看似不困難的問題都這麼難,更何況處理有關生命走向、痛苦根源等光聽就覺得糾結難暸的大問題?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章節

標題

 前言 

 

第一章

止觀冥想大意

第一節

止觀冥想的目地

第二節

心識如何運作

第三節

止觀冥想的原理

第四節

止觀冥想的類型

第二章

止觀冥想的基礎修習

第一節   

前行準備

第二節

止門簡說(一)止門簡說(二)止門簡說(三)

第三節

觀門簡說(一)觀門簡說(二)

第三章

止觀正行

第一節

息止觀

第二節

歸一止觀(之一)歸一止觀(之二)、歸一止觀(三)

第三節

其他止觀略述:

一‧法義止觀

二‧念死觀與中陰觀

三‧法印止觀與三昧止觀

四‧禪宗止觀、密宗本尊觀修與淨土止觀(念佛止觀)

第四節

止觀與催眠的不同

                 結語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