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常活動:

1‧一開始在日常活動中鍛練禪定力,也必須先由收攝心念開始。我們一般人,平日的意念非常散亂,神識一直依附著外境的變化而波動,連自己不是自己的主人也不自知。雖然想要心念不隨境轉,基本上是件很困難的事,但困難並非不行,關鍵點就在於是否找對方法。而方法的起點,是必須先找到奔放在外的心念,用白話一點的方式說就是: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走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走路,吃飯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吃飯,工作的時候知道自己在工作,說話的時候知道自己在說話。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 定的修習

禪定的鍛鍊並不侷限在靜坐上,而且也不能只侷限在靜坐上。修習者需透過日常生活裡的實踐,加深靜坐中禪定的品質,然後又將靜坐裡持續深化的定境,於離座時援用到日常生活中,如此循環相持,才是修定的正途。一個僅能在打坐時保持心情寧靜,回到生活中卻依然煩躁的人,以及一個平日看似八風吹不動,但在靜坐時,卻無法平息紛飛雜念的人,都不能算是掌握住習定要領。

以下簡要說明,初學者可以在靜坐與日常活動中練習禪定的方式:

一‧靜坐:

1‧如果打算靜坐的時間長些,就找個安靜的地方,並且先交代家人不要打擾。如果沒有多餘時間,則辦公室、公車上、咖啡廳、公園、客廳任何地點皆可,五分鐘、十分鐘不限,如此可培養時常靜坐的習慣。靜坐前可用手機、鬧鐘定好時間,以免坐的時候,擔心超過時間而分心。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一) 定的原理

禪定的訓練屬於止觀中的止學,本來站在修證立場,兩者理應合說,但是「定」有其專門次第理論,而且任何觀行都至少要有少分定力才能進行,因此我們先把如何鍛鍊基本禪定提撥出來稍做解析。

定力訓練的原理很簡單:人類平日的思慮非常紛雜,導至心境難以安寧,可是念頭起伏很難自由控制,往往愈想壓抑它,反而愈造成它波動不止。這是因為我們對意念形成過程不了解,錯用方式對待它,才造成這種結果。

如果我們閉上眼睛觀察,會發現腦海裡的念頭雖然不停竄出,每一個念頭卻也都終究會熄滅,不可能有哪個念頭會一直停在腦裡不動、不變。就像元宵節放的天燈一樣,就算它飛的再高,燈內的火苗終究會熄滅,那時它自然也會落下來。如果我們花太多時間精神,去對治一些自然就會消失的問題,似乎有些浪費力氣。而且當我們內心想要去克制念頭時,腦海就會多出一個想去克制念頭的念頭,原本希望減少念頭,但是卻冒出更多念頭,可見想去強壓妄念平息的做法並不聰明。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前面章節談了這麼多,主要是想讓學習止觀者建立起正確觀念,一旦調整好心態,接著就可以進入止觀的實修階段。可是正式修習前,仍有些基礎條件必須提前準備,就如同我們即將開啟一段野外長途旅程,除了要先收集資料、研究地圖外,平日就要鍛鍊體力,出發前需檢查衣物、乾糧、飲水等裝備,出門時還要留意瓦斯、門窗,以免後顧之憂的道理一樣。而以下就是踏上止觀旅程時的幾項基礎前行:

一‧懺悔:先不說每個人累世以來所積存的業力種子,就光這輩子,不管是出於有心無心,肯定也犯下不少錯事,結下許多惡緣。這些潛伏在我們身上的惡業,就如同背負在我們身上的包袱,平時就已是種負擔,更何況對一個打算要長途旅行的人!如果不去正視這些惡業種子,它便很容易在我們鍛鍊禪定時,化為煩惱、焦慮、擔憂、壓力、恐懼……..等情緒來障礙我們禪定。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止」與「觀」雖然到最後是並行無礙、交融合一,但在不同止觀冥想形式裡,一開始的重心仍有所差異。有的以止為主,以觀為輔,有的以觀為主,以止為輔,有的止觀均為主也均為輔;也有先止後觀,或先觀後止,或止觀齊行;也有由止入觀,或由觀入止,或止觀迴入;還有止中帶觀,或觀中帶止,或止觀同俱。簡要來說,有些方式偏重止,有些偏重觀,而有些兩者並重。

目前仍在沿傳的修行法門裡,安般法先止後觀,拙火定止中帶觀,十遍處由觀入止,默照禪由止入觀,但皆偏重止;不淨觀、無常觀、無我觀先觀後止,看話禪、公案禪觀中帶止,但皆偏重觀;本尊觀修法止觀齊行,大手印、大圓滿、祖師禪止觀迴入,念佛法門止觀同俱,則皆止觀並重。不過這僅是約略區分,不能做為唯一標準。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在尚未悟道時,在菩提樹下利用止觀這種在禪定中思維觀察的方法,發現了人類痛苦與輪迴的根源。不過為什麼思維觀察必須要在禪定裡做呢?這是因為一般日常生活中的思維觀察易受雜念影響,很難真正探究到事物現象的根源,也無法掌握心念瞬間起伏的變化。只有透過定境的凝結,才有辦法處理上述那些問題。

雖然擁有定力,並不代表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以及解決那些問題。但禪定就如同我們身處無菌實驗室一樣,很多研究就是要在這樣的空間裡完成,一旦離開實驗室,或是實驗室遭到汙染,研究結果就會出現誤差。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深入介紹止觀冥想原理前,必須先來瞭解「心識」是如何運作的。佛教唯識學派認為人具有八種「識」(某些宗派界定為九種,某些界定為六種,其實道理緣出一轍),各個「識」間關係複雜,是門很深的專業學問,簡要來說,當識流轉進入我們現在的色身後,形成由人的五種接收器官(根) 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皮膚,接觸到世間的五種現象(境) 形色、聲音、氣味、滋味、肌理,產生了五種覺知(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當我們的頭腦(意根)對前五識所接觸內容,產生概念、分析、判斷、記憶等(法),便形成我們熟知的意識(第六識)。也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產生六識。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一章  止觀冥想大意 

 

第一節 止觀冥想的目地

 

止觀是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式。「止」為止息妄念,也就是我們一般俗稱的「定」;「觀」為觀察思維,目的在獲得「慧」。而「冥想」的意思也相差不遠,「冥」代表狀態,「想」代表思考,所以簡單來說,於「冥」中「想」,與於「止」中「觀」都是形容精神意識進入靜定階段後,所進行的一種觀察思維的方法。這種修行法門不是只有在佛教才有,印度許多瑜珈宗派都有此修行傳統,而其他地區或宗教,不管自覺不自覺,也常有這種形式的影子存在。不過在佛教裡,卻將其運用得最為淋漓盡致。跟隨佛教的傳布發展走向,「止觀」也約略區分為南傳、北傳、藏傳幾種形態。雖然表面看來,各自之間所遵行的次第儀軌差異性極大,但其實背後的原理與目的卻系出同源,並無二致。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止能強化意志力,觀能改造潛意識

我們見到的任何一個小問題背後,都隱含著極複雜的原因在其中。有時花了大把精力,卻無法解決浮現在眼前的小問題,正是因為我們不清楚這些潛藏的因素,而把力氣錯用方向。就好像上台面對大家說話就會緊張,看見廣告商品就想要買,看見美食節目介紹店家就想去吃,一上網就很難離線,路上被人超車便有火氣上來..........等等,都不是表面看來如此單純,也不是想要解決就立刻能解決得了。處理這些看似不困難的問題都這麼難,更何況處理有關生命走向、痛苦根源等光聽就覺得糾結難暸的大問題?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章節

標題

 前言 

 

第一章

止觀冥想大意

第一節

止觀冥想的目地

第二節

心識如何運作

第三節

止觀冥想的原理

第四節

止觀冥想的類型

第二章

止觀冥想的基礎修習

第一節   

前行準備

第二節

止門簡說(一)止門簡說(二)止門簡說(三)

第三節

觀門簡說(一)觀門簡說(二)

第三章

止觀正行

第一節

息止觀

第二節

歸一止觀(之一)歸一止觀(之二)、歸一止觀(三)

第三節

其他止觀略述:

一‧法義止觀

二‧念死觀與中陰觀

三‧法印止觀與三昧止觀

四‧禪宗止觀、密宗本尊觀修與淨土止觀(念佛止觀)

第四節

止觀與催眠的不同

                 結語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