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寬恕~寄給現代禪淨土念佛會同修的信(一)

諸位師兄姐:

本周末仍有工作需處理,因此需請假一次。

上次前往參加共修時,因來去匆匆,沒能和大家好好聊聊,感覺有些遺憾。尤其這次由大陸回來後,心中有些感觸也忘了向大家提及,所以也在此利用這封信略為表述一下。

前陣子在公共電視一部介紹胡適先生的紀錄片中,聽見他曾說過「容忍比自由重要」這句話,對於一位信仰自由主義的人而言,能說出這樣的體會實在非常不容易,但我當時告訴佩綺,我覺得「容忍這兩個字若能改為包容或寬容更好」,沒兩天便在金柯師兄的部落格裡,先後看見「為何寬容與如何培養寬容」與「在塑化劑風波中為小賴說句話」這兩篇文章,真是心有戚戚焉。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於2010/10/22~2011/05/15前往大陸武當山閉關進修中~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第四節 止觀與催眠的不同

止觀和心理學上的催眠治療有許多地方非常類似,但是仍有幾處關鍵上的不同點,略述如下:

1‧催眠一般需由醫師、催眠師協助,解決問題過程交由他人掌握;止觀則由自己修習而得,解決問題方向也由自己控制。

2‧催眠常屬被動,被催眠者若配合意願不高,很難進入催眠狀態;止觀則是自己主動為之,只要方法正確,大多能進入止觀情境。

3‧催眠解決的問題大多屬心理層面,止觀解決的問題偏向生命根源。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節 其他止觀略述

一‧法義止觀

觀法義不是一種單一形式的修習儀軌,它是將佛教經論中所記載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具體形象,作為觀修引導工具的原理方法。其基本步驟與前章所述觀詩詞佳句大致相仿,但在此又特別提出標列的原因是,經論裡的文義,不但具備敦品勵德的功能,往往也是明心見性、開啟般若智慧的最佳法鑰。雖然一剛開始,我們也許無法立刻藉由經典體證涅槃,但是透過法義的觀行,卻可以運用其內在意涵薰化我們的行為、意識、潛意識。甚至在不定的時機點,還能協助我們粉碎虛空、徹見法性。

經論內容的選擇,可以是全本、單章或其中一句,例如「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有相無相無差別,至於究竟終無相」、「於諸境上心不染著,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無明實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等等。先師鼓勵我們多閱讀、吟詠阿含、般若、中觀、禪典、淨土等經論,我個人深蒙其利,也推廌大家往這些方向尋找自己喜歡、契機,讀起來有感觸的內容,做為修習法義止觀的橋梁。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淨」止觀

自性涅槃又稱本來清淨涅槃,是人人本來具足的自性本心,一切法的原始狀態,也就是佛性。人為了解決痛苦而追求涅槃,卻不知涅槃自本以來從未離開眼前。我們因為無明與無知,無端生起痛苦、煩惱、自在、解脫、涅槃等概念,因而翻騰造作,空自忙碌。於是馬祖大師云:「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謂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而「淨」止觀之「淨」字,就是本自清淨之意,既然本自清淨,所以於作為上,只需莫汙染便是。

1‧先在靜坐裡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沒有汙染的狀態。前述馬祖大師所言:「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污染。」因此反過來說,無生死心,無造作,無趨向,即是無汙染。將這個「無染」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沒有衝動,沒有作意,沒有恐懼,沒有顛倒夢想之間。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三‧「破」止觀

我們之所以無法安心自在,往往是由於我們的身、心、內、外皆被許多無形的框架所束縛。因為二元對立的觀念,我們會執著甚麼比較好,甚麼比較壞,甚麼比較美,甚麼比較醜,甚麼比較輕鬆,甚麼比較辛苦等等分別,無法以平等心面對所遭遇之境,才導致不甘、憤怒、貪戀、逃避、後悔等業力障蔽。而「破」正是為了打破這些觀念枷鎖所設立。

1‧先於靜坐中浮現出自己的影像,並觀照甚麼情況的自己,是處於打破二元對立觀念,以平等之心面對一切外境的狀態。將這個狀態由外而內,由身體到意識乃至潛意識,逐漸擴散、慢慢加深,一直到整個人處於無有分別,無有執著之間。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二節 歸一止觀(六攝歸一止觀)

這個止觀形式的原理,在於將所有修行儀軌,濃縮成一個精華,並用一個字,統攝這個精華。不論是在靜中修觀,或在動中修止,也就是一切日常行為,全以這個字當最高指導原則。

根據經論所載修證理趣、先師指導教門與個人實踐經驗,我整理了六個字作為歸一止觀的凝聚點,分別是「斬、鬆、破、離、淨、覺」,並稱之為六攝歸一止觀,此六攝法可循環交互運用,也可以一門貫徹到底(不過"六攝"尚有另一層涵義,也就是將"六根"統攝於一根,將"六境"統溶於一境,將"六識"亦統歸於一識,將一切萬緣萬行統於"一攝攝心")。以下分別解說前述六個字的代表意涵及修習方式:

一‧「斬」止觀

一般人定力不好,往往是因為習慣於瞻前顧後,外在境界現前時,就被外境所擾、所迷,而依附、沾黏在外境之上,無法真正活在當下。先師有句名言:「傾宇宙之力活於眼前之一瞬」,正是對治這個問題的最佳勉示。若能於生活中養成斬斷妄念、斬斷前後、斬斷時空,甚至「佛來斬佛,魔來斬魔」的大氣魄,那麼道業又何愁不成呢!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三章 止觀正行

在這章中,我們將正式介紹一些止觀的修習方法,有興趣的人,可以挑出一種契機的內容專修,也可以分別嘗試運用,甚至一旦掌握住原理,還可以自行創作發揮,不過前提是,你得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後面的方法,由修習速度而言,雖有快、慢之距,由體證過程來說,雖有頓、漸之別,但從最終結果檢視,卻無好壞之分,唯有適不適合的問題。套句前中國領導人的一句話,不管黑貓、白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因此只要管自己實踐的修行方式有沒有用,對自己有沒有幫助,無需理會他人使用的方法有沒有道理,了不了義。密勒日巴大師曾言:「一心定慧之進境,遂忘宗派門戶見。」正是最佳寫照。

那甚麼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修習法門呢?在此我樂於向大家推薦過往先師曾列舉的五項判定標準:「樂、定、安、明、愛」。凡是能夠令自己學習的過程符合1‧愈來愈快樂2‧定力愈來愈強3‧愈來愈安心4‧在修行上愈來愈沒有疑惑5‧愈來愈有愛心,等五個原則的修證方式,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這五項標準並非一定要全部達到,只要其中幾項有在進步就可以。但反之,若學習這個方法後,卻愈來愈不快樂、愈來愈散亂、愈來愈不安心、愈來愈迷惑、愈來愈自私,恐怕就得重新考慮這個法門是否適合自己了。

第一節 息止觀

息就是呼吸,歷來各類修行法門裡,運用呼吸作為鍛鍊系統是最為普遍的形式。阿含經將此種觀照呼吸的方法稱為安般法,有接觸過南傳內觀者,應該不會陌生。在北傳的天台宗,將安般法又加以發展成六種交互循環過程 數、隨、止、觀、還、淨,稱為六妙門。在台灣許多初接觸靜坐或止觀的人,都是由此開展學習之路。而藏傳修法儀軌裡,與風息有關的九節佛風法、寶瓶氣,皆為很重要的內法基礎。除了佛教外,印度大多數的瑜珈修行,全與鍛鍊呼吸有關,還有中國道家練氣,也是離不開呼吸,更不用說根源印度、西藏,盛行於歐美的新時代運動了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二‧「解決問題、整治過患」的「觀」

1‧運用這種觀行,大多緣自兩種情況。第一是自己透過上述「察覺問題、尋求答案」的「觀」,找到問題的源頭,然後再利用此對治方式的「觀」,來根除問題。第二是自己並未尋求出真正問題的原點,僅憑老師的指示,或透過閱讀經典、書籍找到這種施行方法。

2‧不管你對問題的根源了不了解,只要修習這類觀行,就會對問題產生治療的成果。也許過程裡,你根本不清楚這種觀行為何會有療效,也不知道它的治療原理,可是只要持續實踐,問題自然就會慢慢解決,就像病人並不需要研究藥的成分,也能治好病,是一樣道理。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 觀門源流

一般談論到止觀中的觀門,通常只描述施行的方法,很少解析它的原理。這是因為「觀」就像一張由衛星拍下的空照圖,在佛陀證道前,他與同時代或更早的諸多瑜珈修行者,便是憑著這張並未標示任何文字註解的空照圖,開始踏上探求解決生命之惑的迢迢旅圖。雖然由此圖上,可清楚看出山川河流、道路走向,可是證悟的寶藏到底埋在何處,根本沒有任何標示。因此僅能透過自己的雙足,不斷地在這塊土地上來回奔走,以期待有朝一日,能夠將寶藏找出來。

佛陀正是以這樣一個看似完善,卻又相當原始的工具,獨自發現了智慧根源-涅槃境地的所在。當佛陀證道之後,他為我們在這張地圖的寶藏位置上方,豎立起一座燈塔,從此我們不必憑空摸索,終於有了可以依止的座標。然後又經過之後眾多聖者的努力,這張地圖上的引導標誌越來越豐富,通往寶藏的道路,也愈來愈多被開鑿出來。(但這卻也造成另一個問題,後世學習者拿到空照圖時,往往被琳瑯滿目的沿路標示所迷惑,反而分不清燈塔的位置,錯失直探根源的好機會。)

楊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